第六十四章 见利现性(2 / 6)
松树和一些杂拉树;那边是用称扎勾,称青松毛。
两边都是一个人称重量,一个人记斤量,名字。忙而不乱,一派忙碌景象。
老大奇怪地问兄弟:"老三,这么早,村里已这么热闹,什么情况?这些东西,是不是刚才那年青人的?这青年是谁?好大一股气势。"
不赌点点头,说:
"大哥,你可能还不知道,刚才那青年,就是分田到户后,近几年三界江对面,有名的办厂能手,人称南枪手的朱三雄。"
老三陪伴大哥和笑梅,一边往爹妈住着的老家走,一边说爹妈早已经准备好,就等你们。
然后边走,边介绍起刚才那青年,说:"大哥,眼下,整个三界,也有许多企业办起来了,几百家吧!这已有人在传,最有名气,最能干的办厂,或创业好手,有两个半能手,号称两个半枪手。其中这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南枪手朱三雄。另外一个半,听说都是办煤气灶厂的。那个北枪手叫什么,我一时叫不上来。我兄弟小峰,原本上班的煤气灶厂,那个厂长,好像是半个枪手。
这个朱三雄,说他是枪手,并不是什么武林高手。其实是说他做生意,那叫一个精,看商机那叫一个准,每做一件生意,跟神枪手一样百发百中。
我跟他没有直接交谈过,一两次间接的接触下来,觉得他不仅学识渊博,笑吐风趣,看问题,评时政,谈政策,那真的是透,快,准,精。可惜小峰不在,若是小峰在,一定也崇拜。反正我还没有见到过这般人材。那叫一个服。"
继续阅读!
老大听了,好奇地问:"哦!要我老三服的人,还没有几个呢!想不到改革开放还没几年功夫,三界这么小的地方,竟都出现惊世骇俗的风云人物?前几日听老二讲,三界还有一龙二虎什么的?小峰那天出门去寻小妹,小峰就亲眼看见过一个人,在这种秋凉天气里,和身连包的,半夜里敢横游曹娥江!这事你也在?"
不赌说:对!大哥,真有这事!那天我刚赶到江边,就听得″扑通″一声,一个大汉连衣跳进曹娥江,这一年多来,我听说江对面有个翻江龙,一身好本领,我怀疑那天跳江的就是翻江龙!"
兄弟俩边走边聊,带着笑梅,不一刻就到家。
和寿,小英,连同巧巧,早已等着。大家见面,简单客气几句,就拿了几只行李包,当即返回到村口,坐上车,马上出发。
一路上,老大继续问兄弟:
"老三,刚才那青年,木头买去干嘛的?"
"噢,是这样??"
原来,那青年买木头,是去做打稻机用的。
随着分田到户政策的全面落实,这个叫朱三雄的青年,敏锐地预料到,广大农村,打稻机的需求量一定惊人。
当时,朱三雄高中毕业后,通过招聘考试,已当上了镇水利农科员,基本算是捧上了铁饭碗。
谁知分田到户后,他却主动向镇领导申请,去乡镇企业上班。
放弃铁饭碗,甘愿冒工资都发不出风险,要求去制造业小厂当厂长。
镇里领导,原本对这些年,发五风似的,兴办起来的乡镇企业,毫无起色,十分担忧。
如今有人主动请缨,自然是一口答应。
朱三雄走马上任后,马上把制造厂的主打产品换掉,专门做起打稻机。
这在当时,导致不少人的议论,猜疑和讥讽,引起了不小的振动。
因为刚刚分田到户,离收割水稻还有几个月时间,谁能保证这打稻机,一定卖得掉?
这风险冒得太大了。但朱三雄顶住各方面压力,硬是让只有十来个职工的小厂,所有人出动,加班加点地,专做打稻机。
他坚信自己的决定,凭着能把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