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想法(4 / 4)

。国内企业在出口前把各种该缴纳的税费都交了,但是货物出口赚外汇了,国家为了鼓励和公平,就要把这笔货之前在国内纳的各种税费退回给出口企业。

企业就靠着这个核销单去退税。而这个核销单在货代手里,根本不怕企业不支付运费。只要核销单来了,一个电话打过去,通知业务员核销单下来了,那边财务马上就会根据的账号转账过来。

唯一个需要的门槛就是,国际货运需要一级代理资质。而一级代理当时需要中外合资,要不就是完国有。这个资格是需要外经贸批准的,而且是国家级的部位审核批准。

所以当时真正的一级代理很少,没多少家,所有的一代都是实力非常强大的大鳄。大多数个体户都是打着几家一代的名义,缴纳挂靠费,印张名片,比如xxx公司第几业务部,这样的名头在外揽货。

但是韦东这个要去的小公司,据他一说,蒲素有点兴趣。为什么?因为韦东下午才去新办公室看了公司地址,就是机场新村旁边的一个农民回迁房,租了个三室一厅。

所有的人里就韦东和他刑满释放的大哥,另外就是组建公司的老板,航空公司工会主席,东北人老大。

韦东之前是小有名气的小老板,而那个吃官司回来的是曾经的顶级业内人士,而那个老大,至今还是在职干部,这组合看起来很简陋,只是仔细想想还是大有可为的。

韦东之前手上有大量客户,据他自己说,只要自己航空公司这里关系重新一搭建,拿到好的价格,分分钟就可以拉到客户。

而有他那个大哥和老大,这些事又不算多大难事。

蒲素和他聊着,心里有了一些想法,只是嘴上没说出来。他一直响转型,干点真正有技术含量的。目前来看,在桑海做这个最合适。

不用什么本钱,只要混到合适的人脉就行。就算花钱也是花到人脉里,跟着人走,不像是固定资产,移不走搬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