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教育(2 / 3)

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而真到了十年后,正常情况的确如此。  名校毕业的,大多数顺利进入大公司,甚至自主创业,而没有一个好学历的,在社会上举步维艰。  当然,除却那个别“有志者”,学历对他的影响可能不是那么大。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什么是教育?  在周华兴的心中真正好的教育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第一,做人,让孩子学会做一个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正能量的人。  第二,明确理想,让孩子学习一定量的基础知识,例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音乐、美术、歌舞、运动  让他对每一个领域都具备一定的认知,从而可以更好确定自己心中的梦想是什么。  但是因为经济条件的缘故,目前华夏大部分学校的配套措施还需要完善。  就比如很多学校都没有游泳池、体育馆、音乐室等等。  第三,培养能力。  这一点也正是目前社会上讨论最多的。  很多人都说,学历无用论,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没有能力,只是书呆子。  可事实并非如此,为什么学历是敲门砖?因为高学历就是你能力的最好证明。  大家同在学校学习,同样的老师教,有的人就能考高分,有的人及格都困难。  短时间内,你看不出什么,可是形成习惯后,就不是那样了。  那些擅长学习、乐于学习的人,每每接触新的知识,他都能很快理解掌握,那些不喜学习的人,只会觉得越来越苦涩难懂。  渐渐的,能力的差距就出来了,高学历的人能从学校中脱颖而出,将来他也能从面试者中脱颖而出。  因为十年的苦读书,让他养成了良好学习的习惯,具备了学习新事物的能力。  而那些不学习,又没有一个明确目标的人,进入社会后就只能混,或者在这个时候再来选择学会一门技术。  可已经晚了,因为长时间的不学习,他浪费的不仅仅是光阴年华,更是培养能力、形成习惯的最好阶段。  离开单纯的校园环境,进入社会的大染缸,再来学习就太迟了。  因为习惯成自然,那时你就会发现,学习变得好难好难。  当然,大毅力者,什么时候都能成功。  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就是那些应试教育中坚持学习的孩子收获最大的东西。  可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同样不可小觑。  诚然,读书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条不错的出路,但现今把它当作唯一出路,则是走入了一个误区。  高考,是最公平的一条道路,却不是每个孩子人生中唯一的道路。  而这种弊端最直接的就体现在为了提高成绩,无所不用。  首先,便是青少年漫长的学习时间。  在处于少年的成长阶段,他们没有时间去玩耍,去运动,去追逐自己的爱好。  学习是需要花时间的,而爱好也是需要花时间的。  家长和老师希望看到孩子一天都坐在教室里看书写作业,却不会让孩子在操场上踢足球踢一下午。  长此以往,导致的就是孩子的身心非常压抑,得不到释放,于是游戏就成为了他们释放压力的一个完美选择。  甚至周华兴感觉科技的日益发展,游戏也会变得越来越好玩,甚至有可能从电脑游戏逐渐往手机游戏上转移。  因为就近段日子他所看到的最新款手机,与曾经的相比实在是发展太快了。  而孩子们忙里偷闲的碎片化时间,用来消遣在随时可玩又有趣的游戏上,实在是他们的不二选择。  家长们看到孩子们学的实在太刻苦,偶尔玩下游戏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然而,本就每天盯着课本看书,课后又被手机屏幕荧光照耀,近视眼就成了大多数孩子的趋向。  可是,人家孩子都在学习,我家孩子又不能落下,怎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  最后就是恶性循环  如果林狼知道周华兴的这些想法,一定会大呼你预测的简直太对了。  在林狼的记忆中,曾经看到过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  华夏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近视率均已超过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