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教育(3 / 3)

成并逐年上升,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  这是一种怎样的概念。  用林楠的理解来说就是,印象中他在镇上读小学的时候,全校貌似就一个戴眼镜的,大家每次看到他还觉得很新奇,因为那个同学家中很早就买了电脑,每次他和同学捉迷藏、蹦啊跳的时候,那个孩子就在家里玩电脑游戏。  而到了县里读初中后,林楠发现,班上差不多有一半的同学都戴了眼镜。  架在鼻梁上的、沉甸甸的眼镜。  周华兴也不想看到这种现象,可是他又能做什么呢?  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耗眼学习,几分钟的眼保健操貌似用处不大。  他不能让学校减少上课时间啊,这样升学率怎么办?怎么向家长交待?  他也不能给家长们做出担保啊,他也没法保证说你家孩子少点学习时间,我保证他以后一样成才。  并且,这种教育的最后,会演变成一种补习竞赛。  从小学,不,从幼儿园开始就各种补习,英语更是要越早补习越好,这样以后学习也能更“轻松”一些,考得分数也会更高一些。  随之,补习费用也是水涨船高。读书似乎又变成了家长经济财务的比拼。  这一点,周华兴非常有感觉。  因为他从每年的高考状元、名校录取统计就可以看出,农村学子日益减少,城市学子日益增多。  那种以往寒门学子,苦读十年,成就状元郎的现象越来越少见。  你就算再刻苦,也架不住人家从小直接请个外教对话教英语啊,环境就已经确定了巨大的先天优势。  真是恶性循环、恶性循环。  周华兴不知道继续这种应试教育,还会暴露出什么问题。  但他非常清楚问题肯定是有的,从诺贝尔奖的历年得主就可看出一二。  只是,他头上的白发多了一片又一片,也不知该如何解决这个困扰他多年的难题。  直到,他看到了师说网